close




 

http://www.kmnp.gov.tw/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太武山規劃有太武公園,園內拱形石橋下,水流清澈,兩旁的杜鵑、櫻花夾道,是健行的好地點。

 

太武山位於金門島中央,係八二三炮戰重要紀念地,金門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即位於此區中山紀念林遊憩區內。

 

太武山上戰役史蹟豐富,更可鳥瞰金門田野風光。

 

太武山海拔雖僅253公尺 ,卻是金門的最高峰。

 

山頂的「毋忘在莒」勒石,高數十丈,是根據1952年先總統蔣中正墨寶所刻印而成,成為金門最著名的

 

 

 

 

 

民國43劉玉章將軍接任金門防衛部司令官,其任內指揮過823砲戰,且領導官兵挖戰壕、鑿地道,開闢太武山登山道路,先總統 蔣公念其輝煌的功績,而將太武山公路命名為玉章路,並於山腰上立劉玉章銅像以茲紀念

 

 

 

走上玉章路,沿途上可以看山石、賞野花。

 

太武山 以花崗片麻岩為主,遠觀,灰褐的巨石透露著剛毅潔淨的山色,近察,巨石的斑斑點點主要有三種成分,黑色的雲母,白色的石英,和灰色的長石。生命力強韌的原生植物掙扎在岩石的解理上,美化了山色,但也加速了風化。

 

 

 

爬山到一半發現一旁的樹上,有大蜘蛛還真大很嚇人。

 


 

一旁爬山的登山遊客還帶著她養的口愛貓咪一起登山。

 

 

感謝口愛情侶檔一早當導遊帶我們爬太武山。

 

 

由觀兵弈棋處續往上行約200公尺即抵金門的標誌—“毋忘在莒勒石,由於聲名遠播,常是遊客們爭相合影留念的背景。勒石高十餘丈,臨崖而立,係民國41年蔣公巡視金門時,以金門位居前線,身繫保家衛國重任而特別頒佈的墨寶,勒石兩側分別有休憩涼亭與梅園,梅園為懷念經 國 先生而設的紀念林,可惜梅樹生

 

 





 

 


 

 

 

 

海印寺古稱太武巖寺,建於宋度宗咸淳年間,己有800年歷史,堪稱金門第一名剎。寺旁龍、鳳兩閣左右夾峙,寺前有鐘樓與鼓樓,鐘樓裡一口大銅鐘重逾750公斤,據說鐘聲可聞30,石階下的蘸月池清澈甘冽,可惜目前鐵籠加身,蘸月奇景已不復見。

 

 

 

 

 

閩浯燒餅張媽媽手工現做的愛心燒餅。

 

鹹的一塊15元,甜的一塊15元一盒10入裝150

 

甜的內餡是包花生糖粉,鹹的是蔥花+豬絞肉的內餡。

 

我們終於抵達海印寺,先在樹下休息吃早餐

 

今天的愛心早餐是閩浯燒餅鹹、甜的口味+豆漿。



 

 

海印寺旁有阿兵哥在演練準備雙十國慶的表演。

 

 

倒影塔立於觀兵奕棋處岩洞的上方,為金門三大古塔之一,原塔於昔時已毀,一旁有石碑記載著倒影塔的傳奇,傳說夕陽西下時,長長的塔影倒映在海面上,吸引眾多魚兒聚集環游,蔚為奇景;民國9410月縣府於原地重建,延續倒影塔的傳奇。

 

 

由玉章路牌樓往上行約1.3公里 可抵鄭成功觀兵奕棋處,此乃明末鄭成功與幕僚們戰時觀兵運籌、閒來弈棋遣興的地方。該處有一天然岩洞,洞內原有刻上棋盤的古桌椅,但皆已傾毀,現在所見是後來國軍重修。洞旁平台居高望遠,對岸的大陸風光一一可指,金門島西部一帶的外廓及縱橫阡陌也歷歷在目,延平郡王觀兵於此,的確慧眼獨具。

 

 

 

 

 

 

 

 

稱八三么的軍中特約茶室於1950年代初,普設於台灣與其離島。以金門八三一而言,最多時曾高達七處。分別設置在金城鎮的北門庵前小徑成功、新市里、金沙鎮陽宅以及小金門西宅,而本島較具規模的有台南市特約茶室及陸軍第二軍團鳳山特約茶室等等。

 

一般來說,與其他八三一相同,金門八三一的經營模式、規模、購票消費等等極為類似當時台灣各縣市仍有的公娼。比方,八三一模仿台灣從日治時代沿襲下來的公娼分級,將八三一性服務工作者分為甲級公娼與乙級公娼。一般而言,甲級公娼提供尉級以上的軍官性服務,而士官士兵只能讓乙級公娼提供性服務。

 

 

 

 

 

 

 

 

小容買的Q版風獅爺明信片。

 

 

 

 

位於金門島中部陳坑的陳景蘭洋樓,為赴印尼勿里洞、新加坡經商的陳景蘭,在1921年所建的金門最大洋樓。1917年,他請廈門及金門匠師花4年時間建此洋樓。

 

這棟建築被地方人士稱為「陳坑大洋樓」,曾作為陳坑小學使用。1949年以後,陳景蘭洋樓歷經國軍防砲部隊駐紮,接續還被當做醫院、金門中學及官兵休假中心使用。整建以後開放遊客參觀,內部展示金門華僑史及洋樓整建過程。

 

 

 

 

洋樓面向南海域,前方有「金湯公園」,佔地約 二十五公頃 ,為金門規模最大洋樓花園。

 

 

 

 

離開陳景蘭洋樓,旁邊的海灘上有沙雕藝術展示。

 

有陳景蘭洋樓+毋忘在+風獅爺神像。我們來拍照時有的已經被破壞了沙雕外觀的沙子很堅硬,所以才保持很久。

 

 

 

 

成功坑道建於民國七十年間,比起落成於民國五十二年、可容納千人、有地下電影院之稱的「擎天廳」,晚了十八年,規模也小很多,但是,卻是村落民防連結軍營的代表工事,別具意義。

 

成功坑道總長 六百二十公尺 ,為部分花崗岩、部分混凝土構築的地下坑道,以中興亭為分界點,其中,中興亭通往出海口段,開鑿在花崗岩盤,由軍方駐軍把守,監控金門南海域。

 

 

 

http://www.wretch.cc/blog/missyou25/21270563



我們中午吃的是金門成功鎮有名的老爹牛肉麵

 

 我們點了水餃+蔥油餅+牛肉麵2=おいしい

 

 

 

 

http://www.kmnp.gov.tw/ct/index.php?option=com_eftour&view=gtour&id=8&Itemid=10



民國47年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寫下中華民國歷史重要的一頁;金門此一小島,卻要負起悍衛中華民國之責,短短的44天,落彈量達47萬餘發,其後又經歷20年的「單打雙不打」,直到民國67年中共與美國建交才結束中共的砲火攻擊。

 

 

 

 



金門八二三砲彈館旁的閩南古式建築。

 



金門特有的金門電話亭,當然要來張合照。

 



金門民俗文化村座落於金沙鎮山后村中堡,是十八棟雙落的閩南古厝,其中的十七棟為旅日華僑王國珍、王敬祥父子,在日經商發跡,致富鉅萬,於是在清光緒初年,在山后闢建中堡族居。

 

而另一棟則是清廷誥授中大夫王德經的宅第。
金門有句俗話說:「
有山后富,無山后厝」,意思是說比山后村有錢的村落很多,但是沒有一個村落的屋厝建築比得上山后村,這句話所指的即是指現今位於山后的民俗文化村,也就是金門人習稱「山后十八間大厝」。

 

風水師認為,這個聚落正好建築在一個龍穴上,村子內可以看到一個像是龍頭、一個像是龍尾的石頭,當地人表示,摸龍頭可以帶來好運

 

 

 

 

 

 

 



金門民俗文化村有名必吃的

 

王阿婆蚵仔煎+蚵仔麵線+香腸+金門牛奶冰棒。

 

老闆還有賣金門古老的名信片都是很久之前的景點照片我們還請他簽名呢!

 

 



開車經過金門路邊到處都是種滿高梁的農田

 

停下來拍張唯一的合照。

 

 

 

 

 



金門的風獅爺神像,超帥氣的。  

 

 



總兵署位於北門里浯江街五十三號http://travel.ekinmen.tw/index_m.php?ptype=ieb_c&L3_id=4191

 

原址相傳是明萬曆年間「會元傳臚」許獬讀書的地方,名為「叢青軒」。清康熙年間,金門鎮總兵陳龍,以金門所城稍圮,人煙稀少,地勢轉變,繋舟遙穩,而后浦人丁旺盛,海道深隱,於是在康熙二十一(1682),將總兵署從金門城遷至後浦,就「叢青軒」加以改建。

 

 

 

 

 

 

 



金門古時有四大書院,浯江書院是目前碩果僅存的一座,原址是清同安縣通判衙署,後衙署他遷,邑人黃汝誠捐資購買署址,改設為書院。
後鄉人集資在書院內建有朱子祠,祭祀宋朝大儒朱熹,感念其教化金門之功,並配祀歷代鄉賢,用以激勵後學,鐘武前賢。

 

 



*琦的哥哥是國立海洋大學環境生物的博士畢業

 

登上金門的博士榜單,張媽媽以他為榮笑的很開心。

 

 

http://328228.twmall.biz/page/?CR=Cate_List&action=Products_List&cID=1384

 

 



今天提早到天王貢堂名產店買伴手禮

 

買十送一我買了10盒,另外幫表姐買10盒。

 

我個人推薦豬腳貢糖+綜合貢糖。



晚餐吃的是蚵仔麵線.張媽媽用我們帶來的香腸+鴨肉+櫻花蝦做的家常菜。



 

 



張媽媽、張爸爸招待我們去吃洪師傅快炒

 

熱情招待讓我們一整個吃很飽。

 

金門很大我們第二天的行程先介紹到這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琉球幸福小惠惠 的頭像
    小琉球幸福小惠惠

    小琉球幸福小惠惠

    小琉球幸福小惠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